尤肖虎:有放下的勇气才能收获更多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507

2012-09-03 扬子晚报 [假如青春可以重来……(节选)]

   有人说,事业就好比登山,爬上山顶就已经非常不易,而敢于下山重新攀登的人就更加让人钦佩了。

  很多人钦佩《北京青年》中主人公们重走青春路的勇气。然而艺术作品毕竟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有勇气重新来过的人不算多,但绝对存在。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奠基人、东南大学无线通信学院的院长尤肖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移动电话,其中的很多技术都来自于尤肖虎和他团队的努力。包括现在火热的3G和4G技术,在他的努力下,终于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有了发言权。

  前段时间采访他的时候,尤肖虎就表示,他其实算是半路“转行”的。这让笔者大感意外,进一步了解之后才发现,在他原先研究的领域,尤肖虎几乎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而他竟然又从头开始,并再一次走上巅峰,不可谓不传奇。

  1988年,尤肖虎博士毕业,留在母校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任教,那一年,他26岁。尽管年轻,他已经开始陆续得到一些数额较小的研究基金。这已经足以支撑他那种除了上课就是科研的生活。尤肖虎说,当时自己主攻的方向是“移动通信与自适应均衡”课题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整个无线电理论研究而言,这个方向是极窄的。而他,硬是通过自己那股子钻劲儿和高超的悟性,在这个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可是让他失望的是,这项研究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也很少有人理解。“就好像爬山一样,爬到山顶时,却发现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这种感觉很痛苦。”他看不到自己的研究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这让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换一条路了。

  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世界知名的学者来说是多么的不易。可最终他还是进入移动通信领域,1992年,尤肖虎进入刚刚成立不久的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他当初作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还坚持那条老路,呆在那座老的山头,可能他至今还是那个孤独的领先者,而现在因为他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贡献,我们才会终于摆脱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他对那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转行’失败了怎么办?”“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

  是啊,对于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的人来说,“失败”肯定不会是一个永久的标签吧。

   记者 黄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