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发布者:陆海发布时间:2012-06-03浏览次数:630

 

2012年06月03日新华日报
 
  “人生是一场终生不止的接力赛,在某一个阶段落后了,根本没有关系。因为,渐渐地,有人会从跑变成了走,有人坐下了,甚至休息了,只要你一直努力,就一定成功。”昨天,在东南大学校庆之际,著名校友、经济学家华生和夫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著名作家铁凝来到母校,给学子上了一节“励志”课。

  虽然华生被誉为中国最有“财”的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但华生认为,自己并非有天才,更不是人生中的“幸运儿”。

  “我是知识分子经商,开头干啥啥不成,开过火锅店,开张后只请朋友吃过饭;开小书店,不久就破产了;水产养殖,从没养出过鱼来;卖过酒,一瓶也没卖出去;办过幼儿园,也没办成功……”

  从创业时期两三个人蹬自行车干个体,到总市值几十亿元的上市集团,华生认为,自己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已经养成了一个强大的习惯,在医院排队也看书,在饭店等饭吃时也看书这是成功的核心。努力,绝不是一时一地。”

  华生告诉大家,大学毕业后,同学之间会发生很大的分化。“你应该时时问自己,毕业后的你,是不是还像当年在校时,那么努力攻读?”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书,给了我营养和力量。”在现场,华生、铁凝夫妇用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阅读成就人生”的感悟。

  “文革的时候,没有书读,积累了一套打开玻璃去图书馆偷书的经验。”华生愉快地回忆道,“我坐在田埂上,赤着两只脚,手上却捧着《列宁全集》第39卷。” 完全没有其他书可读的他,一口气读完了《马恩选集》4卷本,《列宁选集》40卷本。

  “那时候在土墙上挖一个洞,在洞里放进一个二两五的酒瓶,酒瓶里装上煤油,就可以映光看书了。”华生说,由于坐久了腰背很酸,他还制作了特殊的“靠椅”,在梁上面系了一根绳子,往腰背后这么一“拦”,“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铁凝的阅读历程,却与华生迥异。“在那个沉默的时代,我读聊斋,我最喜欢书中的狐狸,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叛逆,甚至反常规,为我当时灰色的生活开启了秘密的、有趣味的空间。” 本报记者 杨频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