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道德报告》:“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德行

发布者:陆海发布时间:2012-04-01浏览次数:1543

 

2012-03-31 北京日报

      中国社会最重视的伦理关系和德行是什么?昨天(3月30日)发布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称,爱、诚信、责任、正义、宽容为中国人最重视的德行,而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同事或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已成为中国社会最重视的伦理关系。

      《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教授主笔,江苏省二十多位学者共同完成,是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大招标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几大课题研究为依托,历时5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集中呈现。

      报告以六大群体,即政府公务员群体、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群体、青少年群体、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弱势群体为调查对象,以江苏、广东、广西、新疆四省区为重点,分别代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采用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每个调查投放的问卷都近万份,可称“万人大调查”。

      根据该报告,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正在由多元逐渐向二元聚集,在许多重大问题的认知与判断,如德行与公正、义与利、善恶与祸福、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等方面,已经不再是多元,而是二元,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该报告还显示,当前我国社会在伦理上仍守望传统,传统的“五伦”“五常”和“新五伦”“新五常”依然有较高契合度。

      中国传统社会的“五伦”“五常”影响甚广,“五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而关于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视的五种伦理关系,调查发现,“新五伦”之中,高居前三位的都是家庭伦理关系,即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与传统“五伦”相比,夫妇关系的伦理地位上升,唯一改变的元素是君臣关系或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被置换为同事或同学的社会关系。

      与此相对应,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视的五种德行也有一些新变化。调查显示,“新五常”为爱、诚信、责任、正义、宽容,与传统“五常”相比,“新五常”除第一、第二两个德目在基本内容方面与“仁”和“信”可以相通相接外,其余三个德目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社会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特征;而且,即便是“爱”与“诚信”两个德目,其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德行体系中的地位也已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称,大多数人对目前的道德状况表示基本满意甚至满意,理由是“虽不尽如人意,但正变得越来越好”,但对作为道德后果的伦理关系或人际关系,大多数则表示不满意。(记者 路艳霞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