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脑电波中寻找“读心密码”

发布者:陆海发布时间:2012-01-11浏览次数:282

 

2012年01月11日金陵晚报
 

  深睡时,你的脑电波的振幅就会变大,在做梦时,你的脑电波的振幅就会变小,任何细微的心理活动,都会引起你的脑电波的变化,将这些图线收集起来,不同的人会画出不同的“图线谱”。

  专家正在试图收集这些独特的脑电图谱,直击你的内心。近日,在东南大学BBS论坛上,一则有偿征集志愿者,收集脑电波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关注。专家征集脑电波究竟能干什么?在我们高低起伏的脑电波的曲线中,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秘密?

  特殊征集令:征集你的脑电波

  近日,东南大学BBS上一则特殊的志愿者征集令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脑电实验室在网络上征集“脑电波”。

  该征集令称:为了研究在察觉视觉信息变化时的脑电信号,该实验室向社会征集脑电信号,整个脑电信号的搜集过程大约有25分钟,酬金在30元左右,并且贴出了联系电话,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够来联系。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该征集令的发出者,参与电脑波心理学研究的朱博士,她告诉记者,这个征集令发出后不久,就有不少志愿者前来联系,目前已经完成了10多个志愿者脑电波的搜集过程,而她的这个征集过程只不过是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众多脑电波系列研究课题中的一个,未来可能还会有不少的后续课题,陆陆续续还需要向社会来搜集志愿者。

  戴个黄帽子,看大脑“画画”

  我们的脑电波究竟该如何搜集?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朱博士告诉记者,其实搜集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头戴一个黄帽子,紧紧地将头部贴裹起来,在这个黄帽子上有不少的电极,一组电线从帽子边垂下连结在电脑上。

  然后研究人员给志愿者一些设定的题目和思考活动,比如要求他们学习某种语言,看一些图片,看一些物体坠落过程的显示,并要求征集者在这些活动中思考。

  在思考和心理活动中的过程中,志愿者大脑中的脑电波的信号就会被搜集起来,并且在电脑上画出“起起伏伏”的图线,留下起伏不定的波纹。

  专家说,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记录不同心理活动,认知活动时志愿者头皮表面的电位变化,这个频率通常是比较低的,而这个黄帽子采集脑电波后,电脑中还将会放大这些电信号,专家之后再对这些放大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希望破解出我们脑电波中“携带”的信息的意义。

  脑电波中寻找“天才密码”

  在此前的研究中, 专家发现数学天才和普通人在进行同样的数学演算的过程中,大脑中的各个通路之间的联结会更加顺畅,另外,在执行特定任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某些特定的部位会有电波活动,但是这些特定的电波活动究竟意味着什么,还并没有非常确定的答案。

  朱博士告诉记者,东南大学的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脑电波的征集是个系列研究过程,整个研究过程就有点像是无线电波解码不同频段的“电台”, 不同心理活动时会有不同的脑电波表现,天才和普通人相比,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脑电波的表现也有特殊之处。

  专家说,希望通过这一步步的研究,从脑电波中能够找出“读心密码和天才密码”,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或许能够利用后天的手段,让普通人能够学会像天才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