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新华网江苏频道
11月23日,"小车轮 大精神 新青年--南京青奥会潘德明主题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戚鲁和来自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的众多嘉宾,以及潘德明先生的后人一道参加了活动。论坛以会场内外、线上线下充分互动的方式解读了潘德明精神,为青奥会的文化教育计划建言献策。
潘德明主题论坛是正在举行的南京首届青年奥林匹克文化节一项重要活动。论坛从追溯潘德明81年前的环球骑行入手,探讨了潘德明的壮游精神与青奥会理念、奥林匹克精神跨越时空的紧密关联,并分析了快速转型期中国青年人的精神现状,用潘德明"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的精神追求,为生于网络时代的"90后"们打开丰富人生的一扇窗口。
潘德明1908年生于浙江湖州。22岁的时候,他从南京出发,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实现环球壮举,而这一切,都是靠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完成的。在漫长的旅途中,潘德明随身携带着一本《名人留墨集》。在这本四公斤重的集子里,美国总统罗斯福,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及后来的总理尼赫鲁,波斯帝国最高统治者礼萨汗,"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保加利亚国王,法国总统、总理,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澳大利亚联邦总理等文化名人、政界要员都曾为他留下墨迹。
在法国,张学良将军被潘德明的中国灵魂、世界胸怀深深打动,并挥毫写下"壮游"二字,勉励他坚定地走下去。潘德明最终成为以徒步和骑行方式完成环球壮举的世界第一人。
在论坛现场,来自高校和中学的"90后"发言踊跃,潘德明的骑行经历不仅是昔日国人的骄傲,更是青年人永恒的偶像,他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开放的胸襟,即使在今天依然是青年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也正契合了青奥会倡导青年人践行奥林匹克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宗旨,作为当代最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青年人应当坚持理想,发扬潘德明精神,在探索多样的世界中不断发现和丰富自己的人生。
南京青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青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举办潘德明主题论坛,为当代青年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出谋划策,是青奥会文化、教育与体育并重办会宗旨的一个体现。据透露,为了更好地践行潘德明精神,南京青奥组委正在筹划招募潘德明壮游团并争取明年出发,让更多的中外青年加入到"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