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专家“会诊”六朝松
没心的树能活吗?东南大学西北角的就有一棵没心的古桧(学名桧柏),仅靠树皮向全身输送养分,而且已经1400多岁了,是南京主城区内年龄最大的树,大家都叫它六朝松。
由于干旱,加上年龄太大,六朝松的健康越来越受关注。昨天,园林、养护、病虫害专家们齐聚东大,专门为六朝松“会诊”。这棵六朝松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该怎么传宗接代,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不盖遮阳棚但定期喷水
来“会诊”的专家,都对六朝松充满感情。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家许晓岗说,他家里收藏了一张东大六朝松的明信片。
六朝松虽然所处地势相对高,而且专门围起了铁栅栏,但相比周边枝繁叶茂的树木,还是显得有些“老态”。有的专家说,六朝松的一些叶子泛黄了,有的则说,光靠树皮输送养分实在是个奇迹。
事实上,六朝松真的没树心,在树皮内部可以看到里面满是沙石。从远处看去,整棵六朝松就像一个拄着拐杖的“病人”坚强地站立、生长。“桧柏以往都不用浇水的,今年前期实在太干旱,因此我们用喷雾的方法,给六朝松上上下下喷水,不然怕它枯死。”东南大学后勤管理处调研员殷雨洲说。
前期的干旱已经让六朝松喊渴,南京的夏天又是出名的干热。要不要专门为六朝松盖个遮阳棚?现场一位专家提出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一阵思考。有专家说,现在六朝松光靠树皮输送养分,已经证明它的输送系统很脆弱了。夏天又需要充分的水来补给,到底该怎么办?树冠是绝对不能动的,但可以在六朝松周身放一些软管,到七八月份,给它喷雾,这样缓解树根输送养分的压力。
要把邻居“修理”一遍
六朝松的邻居们很多,枫杨、琼花……枫杨的个头很大,虽然距离六朝松有点距离,但依然拼命向六朝松方向延伸;一些枝丫已经快到六朝松的头顶了。而琼花则和六朝松一起圈着,六朝松一根主干一直向上,琼花却是向旁边无限伸长。殷雨洲说,六朝松在这里生活了1400多年,对周边的环境要求很高。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家许晓岗说,别看这些“好邻居”有的已经相处了十多年,但它们棵棵包藏“祸心”。六朝松喜欢碱性土壤,但南京的土壤是酸性的,而周边的邻居们枫杨,抢了六朝松的光线不说,其散发的有机酸对六朝松来说还是“毒气”。琼花看起来似乎和六朝松很亲密,实际上它生命力极强,很可能会抢了六朝松的养分。因此专家们建议,要给枫杨修枝,把琼花搬家。
在根须外围动“手术”
由于六朝松已经1400多年,周边的土壤可能已经出现了富营养化。因此,专家们建议,是否在外围动一些谨慎的小手术。
“可以在根须外围进行局部换土,把坏土取掉,换上营养土。具体做法是:在古树周围设三个点,取走长度80厘米、深度80厘米已经恶化的土地,回填能量土。”不过,专家们说,怕伤到虚弱的根系,这个“手术”一定要非常精细,尽量不要触及根系,同时还要富有经验的主治“医生”操刀才行。
结的果多是空心果
千年老家伙怎么传宗接代
东南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林晓从呵护六朝松已经快20年,他说,明年校庆海内外学子都会回来和六朝松合影,也会想带一些纪念礼物回去。“我们在想是按照比例缩小,做六朝松的雕塑纪念品;还是争取让六朝松的果子发芽,让每个人都可以带一棵小六朝松回去。”
掉下来的是空心果
让六朝松繁殖后代?大家都看向六朝松枝头上的果子。这些果子小小的,圆圆的,它们寄托了大家的希望。“我捡了好多掉在地上的果子,可惜是空心果。”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巨云为说起果子摇摇头,他说,六朝松的果子很多都是空心果。“这种树的果子本来就很难发芽的。”玄武区绿委办的黄旻说。
是养分不够导致空心果吗?许晓岗说,正常桧柏的寿命可以长到2000多岁,孔庙前的桧柏已经2000多岁了依然生命力强盛。可是,南京古桧为何会这样?这是因为,桧柏本是北方树种,可能是1400多年前伴随北方人大量南迁,北方人思念故乡而种植的。到南京以后,六朝松常常会水土不服,比如,三四月份是它授粉的关键时节,“但是南京在三四月份时,雨水比较丰沛,一场雨就把花粉冲散了,就算结了也是无性果,没有胚芽,空心果自然发不了芽。”
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
想要将六朝松传承下去,有两个方式——组织培养和重新种植,在许晓岗看来,仔细收集六朝松掉落的果实进行重新种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种子是从零开始的,而组织培养是一种克隆技术,是一种基因的延续。”
“组织培养是从六朝松的叶子里提取基因进行培养,那就是从它现在的年龄开始算起,而且这样培养出来新六朝松‘体质’并不好。” 如果从现在开始,定期地收集成熟的果实进行培养种植,种出来的树生命力比组培出来的树体质要好,许晓岗说,尽管难度大,但依然不能放弃用果子培育后代的方式。“传宗工程面临的困难重重,建议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而且必须抓紧开始,活得越长的树,发芽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