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东大看显微镜。记者邵丹摄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青海玉树仲达乡土门达小学六年级代吉久卓兴奋地告诉记者。昨天,来自汶川玉树舟曲三地的16名灾区孩子以及志愿者们在晨报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科学之旅”。上午去了南京科技馆,下午到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第一次“学会开汽车”
“这些都是什么啊?真新奇,真好玩,要是我们家乡有就好了。”来自玉树的13岁男孩旦增来西走进科技馆时,眼睛都直了。
边骑自行车边观察自己骨骼的运动,看机器人用萨克斯演奏《红河谷》,在光学演示台前看不同介质对光线的反射情况,轻轻走上布满线圈与磁铁的踏板,感受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应用……除了新鲜、刺激的体验,科学的种子也在孩子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我最喜欢的是模拟开汽车和骑自行车,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我第一次学会了开车。”来自汶川的王荃樟告诉记者,他是16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今年上了大学,目前就读于成都航空学院一年级。他印象最深的还有体验了科技馆的模拟地震,曾经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他悄悄地告诉记者,“虽然时间过去那么久,还是有些伤感。”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都喜欢可以亲自玩一玩的项目,模拟地铁啦、气体“爆炸”啦,而让孩子们尖叫不已的是科技馆中的4D电影《海龟之旅》,4D电影中风浪打来时,似乎能打到孩子们的身上,“我当时有点害怕,以为是真的呢,原来这就是科学啊。”舟曲一中学生杨茂明告诉记者。
参观东南大学听虎凤蝶讲座
下午,在科技馆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又来到了百年名校东南大学。
在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个“欢迎进入科学奇妙世界”的横幅。“这是显微镜吗,里面怎么看得那么清楚啊?”第一次看到显微镜的旦增来西感到非常好奇。而东大的两位博士也准备了孩子们最好奇的科普讲座:中华虎凤蝶。“你知道虎凤蝶的翅膀为什么像老虎吗,虎凤蝶喜欢躲在哪里啊?昆虫是用鼻子呼吸的吗?……
“我们首先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通过浅显易懂、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埋下科学的种子。”学院副院长程斌在孩子们临走前还送了他们每人一个U盘,“希望你们回去后努力学习,将来考到大学来。”
支教老师:希望孩子认真做人考大学
在抵达南京后,孩子们受到了南京爱心家庭的热烈欢迎,同城的电视媒体和报纸都给予了重点报道,灾区孩子受到了南京爱心家庭的喜爱。
青海支教志愿者马连平告诉记者,他告诉孩子们,他们总有一天还会重新感受城市的繁华,但前提是努力学习,认真做人,考上大学。如果不努力的话,“这扇窗就会对你关闭。” “爱心车队”今带孩子们游南京
今天,来自南京东方、中北、德华、建邺、华立发等出租车公司的8辆车将组成爱心车队,的哥们放弃了赚钱时间,将带领灾区孩子们参观南京的知名景点中山陵和玄武湖。同时,“爱心车队”还将捐助16000元钱和1000多元的文具给孩子们。感谢9位好心的车队成员:陈立新、陶金陵、孟青、楚永斌、马自树、陆少明、朱爱华、王育田、贺雁。记者 成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