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新华网】东南大学杨文燮:深入双创教育内核 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驱动力

2021-07-26341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型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就各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了探讨。日前,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学工部副部长、研工部副部长杨文燮介绍了东南大学“双创”教育实践,解析了高校创新的奥义。

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学工部副部长、研工部副部长杨文燮


双创发展促进革新人才培育

  杨文燮提到,双创教育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促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落地更加贴合社会需求,这是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双创教育向受学生传递的不仅是技术与知识层面的内容,更传递了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精神,及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创造发展机会与价值的理念。

  双创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认知思辨能力、转化革新能力、管理把控能力等,弥补了高等教育传统常规的不足,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双创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全人教育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落地载体,对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革新与完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专创教育各方面改革仍需加强

  杨文燮认为,双创教育的内核是创新,而创新教育唯有跟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方是完整的双创教育。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依托专业教育才能够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从实际操作层面需进一步加强,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师资层面。高校教师普遍缺乏深入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的能力,不少教师缺乏对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经历。需尽快解决教师层面能力短缺的问题,让专业教师真正具备指导学生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内核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学生层面。学生的双创教育应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课程场景不限于教室,或可在企业或园区进行。同时,课程时间不仅限于课内,课外应设置大量实践与调研。因此,在学生层面设立教学课程,需以小班化、研讨式课程形式展现,要有交流与互动,考核形式应有更多过程式与实践性的内容。

全方位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杨文燮介绍,东南大学着力打造双创教育生态体系,提升创业就业驱动力。为此,学校设立了相关学分考核制度以及双创研讨课程、选修课程组以及辅修专业课程群等,将实验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结合,开设多个综合性研讨型实验课,并在此基础上编撰了相关双创课程教材。此外,学校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载体,开设双创实验项目,建设双创微空间,并选择优质学生项目进行指导孵化。

  其次,学校结合地域区位优势,与企业建立校企产学研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将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延伸至实践环节,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创业孵化链条推动整体双创工作开展。同时,吸引校友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创业项目,参与校内双创课程建设。他介绍,东南大学已连续两年举办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历届校友与校内青年师生参加,共同助推项目落地孵化,以期通过突出双创类竞赛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以竞赛为牵引,推动更深层次创业实践。

  未来,东南大学将着力构建双创人才培育链、孵化空间链、科技成果转化链、双创服务支撑链相融合的双创体系,以产业导向与社会需求为准绳,致力提升专业教师创业实践能力,希望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校未来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其次,未来将计划扩张双创载体面积,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以此推动毕业生就业与拓宽学生双创实践使用空间。

  此外,学校将计划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助推学生科技成果进一步深入转化,以国家产业战略与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实现区域、大学、企业的有效结合及合作。在此其中,通过校内师生实践参与,完成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体验训练、实践教学之后的最后一段延伸,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将自身所学参与至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直接力量。

高校应为学生项目提供更多孵化服务与支撑

  杨文燮提出,高校应从双创课程与氛围层面,推动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双创氛围,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从双创体验与训练层面,让学生深刻认知双创,深刻体悟双创精神内涵,并且在校期间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准备过程中;从实践与落地的层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水平与成效,推动关键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学生自主创业、师生共创提供更多的孵化服务与支撑。



2021-7-26【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