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通市隆重召开。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姜爱东、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以及来自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江苏省司法厅、各设区市及市辖区(县)司法局等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法学院李川教授作为项目组理论专家应邀参会。
观摩团一行百余人前往南通市通州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崇川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损害修复基地、港闸区陈桥街道司法所现场参观了省司法厅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项目试点成果,并召开了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优秀案例展示以及专家点评会。会议总结了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项目实施一年来的经验做法,发布了10个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优秀案例。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刑罚执行处郭健处长、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江苏法制报社马健社长兼总编辑、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周勇研究员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王平教授等理论和实务界专家学者分别作深度点评和具体指导。
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姜爱东局长强调,江苏要认真总结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积累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机构队伍、经费保障和制度建设等重要问题,为社区矫正立法及其贯彻实施提供坚实的实践和理论支持。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发挥教育矫正治本攻心的作用,创新教育矫正模式,丰富教育矫正方法和内容,健全完善新型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构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
江苏省司法厅柳玉祥厅长指出,社区矫正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健全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思维,围绕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的目标,紧扣入矫、矫中、解矫“三期分段”的教育管理主线,突出分类管控、精准矫治、损害修复、智慧矫正“四个关键”,构建以县级社区矫正中心为主体,未成年人矫正修复基地、阳光帮扶基地、自助矫正亭为补充,司法所及相关社会组织为支持的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各地要深刻认识、把握方向、理清思路,借鉴试点单位经验做法,不断推进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悉,2017年初江苏省司法厅与东南大学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框架,旨在通过“政学研”合作推动社区矫正损害修复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图文:刘双阳)
(责任编辑:唐瑭 审核:毛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