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新华日报(第A06版)
聚焦高校毕业季系列报道①
人未去,只留缕缕温情成追忆
6月中下旬,我省53.2万2013届高校毕业生密集进入“毕业季”。即将告别“我的大学”,90后学子们有什么“特别节目”?
视频,珍藏同窗情谊
在位于南京将军大道的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身体残疾的动漫专业2013届毕业生路兴威,毕业季大事之一是搜集与班里22个同学大学三年的生活照,制作成精美的视频纪念珍藏。
路兴威是睢宁县官山镇人,两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觉。2010年,小路考入正德学院,一进校园便犯了愁:宿舍和教室都在楼上,校园的每一级台阶都成了障碍。
学院根据小路的实际情况,把他的宿舍从三楼调到一楼。凡是他要上的课,也尽量安排在一楼。无法调的课,同学们就一起把他连人带轮椅抬上楼。为了帮助小路,班上22个男生排出值日表,每周一个宿舍负责接送他上下课,轮流给他打饭。小路学习也格外努力,大学三年各科成绩均在班上名列前茅,先后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快吃散伙饭了,真舍不得离开这些兄弟般的同学,以前的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小路算了一下,一年下来,同学们背着他爬的台阶有16000多级,三年就是48000多级,相当于背着自己爬了几十次南京最高的紫峰大厦。
“这三年过得太有意义了。”小路说,三年来,他不仅学会了运用动漫知识制作音乐后期等技能,还学习吉他并组建了吉他社,毕业前还凭这一技能找到了培训师的工作。“就要离开学校了,但22位兄弟的情谊永远不会忘怀。”
大爱,为了拯救“青葱生命”
“我们班是一个集体,毕业不能没有他,我们要他好好活着……”日前,一封落款为南林大南方学院城景二班全体同学的倡议书在微博和人人网上被大量转载,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5月中旬,在一家房产公司实习的城景二班学生姜洪跃感觉浑身淋巴痛,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小姜家在连云港农村,三本四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开销,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根本支付不起白血病治疗所需要的巨额医疗费。
得知这一情况,学院领导立即拨出救济金以解燃眉之急,南林大学生资助中心也即刻发放助学金。老师们还连夜组织策划募捐。第二天一大早,同学张婧慧发的“为生命祈福”的微博就受到许多人关注,一天之内收到捐款5000多元,短短四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上万次。班上其他同学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QQ空间、人人网、微信等,呼吁好心人捐款。
5月23、24日,全班同学又分成三组,分别在南林大老食堂、教五楼、南大山设立捐款站。“我们不能左右生命,但我们可以让姜洪跃感受到有很多好心人在为他加油。”
“这份爱心是同学、老师及各位热心人送给我的最好的毕业礼物,我一定会全力争取好起来!”目前,姜洪跃病情稳定,很有信心地与病魔较量着。
“小结”,写给学弟学妹
“不让大学生活留遗憾,这是我刚走进理工大时对大学生活的目标。1338天之后,如果再让我写一次大学目标,我希望是:让每一天都过得精彩。”这是南理工电光学院2013届毕业生写给未来大一学弟学妹们一封信中的文字。
毕业季,电光学院在毕业生中发起“薪火相承”给学弟学妹一封信活动。下学期,电光学院将在大一新生完成军训之后,把学长们写下的所有信件交给他们。
毕业前,东南大学10名“2013年最具影响力毕业生”,留下了属于自己也影响他人的传奇。他们中,既有“草根”创业者,也有敢想敢做的梦想践行者、在读本科生设立奖学金第一人,不同的特质一样地脚踏实地,一样成就了大学四年“最具影响力”的精彩。
“什么是影响力?我想,就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东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感言,10名最具影响力毕业生是东大4000名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代表,是更加亲切、更加真实的榜样力量。“毕业季,对于全体毕业生来说,是对大学生活的一次总结,是对芳华青春的一种纪念,也是一个全新起点的开启——未来必将会更加精彩。”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感言,毕业生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学生活画上感人的句号,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正能量,也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
本报记者 蒋廷玉 王 拓
杨频萍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