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东南大学建校111周年系列大型文化素质教育精品活动
浙江昆剧团的“世、盛、秀、万”四代演员将同台献演传承版昆剧《十五贯》
大型昆曲经典《十五贯》东南大学专场演出
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 加盟演出
主办: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鸣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时间:5月20日(周一)晚19:00
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剧场
领票:请有兴趣参加的同学凭有效证件于5月16日(周四)中午12:00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领票。每人限领一张,先到先得,票数有限,领完为止。
推荐理由
近六十年的积淀,《十五贯》犹如一坛醇厚的酒正芳香四溢。自1953年7月8日首演至今,昆剧《十五贯》经历了近六十年的积淀,犹如一坛醇厚的酒正芳香四溢,已成为堪称“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剧作。据统计,该剧演出场次总计已达1528场,观众人数近200万人次。在浙昆人不断的精雕细琢和“传、世、盛、秀、万”五代演员的传承演绎下,该剧至今依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为了使这次昆剧《十五贯》全国巡演取得更大成功,浙昆特别邀请了上海昆剧团的资深导演沈斌,对该剧进行了完善性复排,使演员台词、全剧节奏、舞台调度及舞美灯光等处理上有所提高。演出阵容则汇聚浙昆“世、盛、秀、万”四代演员。
其中,“秀字辈”昆剧表演艺术家程伟兵将除了饰演“见都”中的都爷外,将与特邀江苏省昆剧院名丑李鸿良合演该剧最为观众喜爱的一折“防鼠测字””;与“世字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大师王传淞之子、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世瑶合演压轴“审鼠”一折,可谓是本次展演戏份最多的演员。此外,饰演剧中熊友兰和苏戌娟的将由“万字辈”国家二级演员胡娉和有奥运小生之誉的曾杰担任。机会难得,值得期待!
《十五贯》剧情介绍
屠夫尤葫芦,从皋桥亲戚家借得十五贯铜钱回家,哄其继女苏戌娟说是卖她的身价。苏因不愿为婢,深夜私逃投亲。
地痞赌棍娄阿鼠闯入尤家,偷盗十五贯铜钱,并用肉斧杀尤灭口。第二天清晨,邻人发现尤被害,钱被盗,其女又无下落。猜测纷纷,就一面报官,一面追赶凶手。
客商陶复朱的伙计熊友兰,带十五贯钱往常州办货。途遇苏戌娟问路,二人因此同行。邻人差役追至,见苏、熊男女同行,又见熊所带之钱正为十五贯,疑其为凶手,娄阿鼠乘机诬蔑,于是二人被送无锡衙门。
无锡知县过于执主观臆断,错将苏熊二人以通奸谋杀罪判死刑。常州知府和江南巡抚皆轻信无锡县原判,草率定案。
临刑,委苏州知府况钟监斩,况发现苏熊二犯罪证不实,连夜赶往都府求见周忱,请予缓刑复查。周忱陈腐迂阔,循规蹈矩,以三审定案,部文已下,监斩官无权过问为由,不准所请。况据理力争,并以金印作押相迫。周无奈,期限半月查清,否则上奏题参。
况钟冒着违抗官场常规而丢官的风险,亲至无锡现场查勘。当获得凶手作案的线索后,又改扮私访,将真凶娄阿鼠捉住,终于案情大白。
浙江昆剧团简介
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艺术表演团体。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昆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观看了该剧演出。在文艺界人士举行的昆剧《十五贯》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称赞该戏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剧的发祥地。
自《十五贯》后,浙江昆剧团又相继改编、创作和演出了《西园记》、《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狮吼记》、《渔家乐》、《少年游》等传统剧目,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拾画叫画》、《题曲》、《写状》、《打子》、《界牌关》、《弹词》等一批昆剧传统折子戏,经过不断磨砺雕镂,也成为了当今中国昆剧舞台的艺术精品。在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培养了以“世字辈”享有“巾生魁首”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盛字辈”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王奉梅、“秀字辈”享有“江南第一腿”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林为林为代表的三代浙昆代表性传承人,享誉海内外。1982年,浙昆被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自2003年恢复独立建制后,浙江昆剧团在团长林为林的带领下,坚持走出人、出戏、出精品、出效益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录制出版发行了100出题材内容丰富、表演风格各异的昆剧传统折子戏——《幽兰飘香·传世盛秀》DVD音像制品,使一批具有浙昆特色的、珍贵的昆剧传统折子戏舞台艺术资料得以有效、稳定的记录和保存下来,并为多形式开展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工作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二、创作排演了昆剧《公孙子都》、《徐九经升官记》、《红泥关》、《乔小青》、《十面埋伏》、《琥珀匙》、《未生怨》等多部新剧和新版《西园记》、《临川梦影》、《烂柯山》、《蝴蝶梦》、《雷峰塔传奇》、《武松》等多部传承改编剧目。与浙江交响乐团联合首创的昆曲交响乐《水磨雅韵——昆曲交响音乐会》在拓展昆曲表现形式上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三、获奖剧目不断涌现。新编昆剧历史剧《公孙子都》荣获了国内外多项大奖——200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2008年荣获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榜首),同年又荣获全国戏曲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2009年荣获法国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高奖项“塞纳大奖”;2012年该剧与浙昆保留剧目《十五贯》双双入选“全国昆曲十大优秀剧目”,成为浙昆自《十五贯》、《西园记》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剧佳作,被业内公认为“当代昆剧的新收获”。此外,新编昆剧历史剧《红泥关》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新版《西园记》荣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剧目奖”;新编昆剧《乔小青》和《临川梦影》荣获第五届昆剧节“优秀剧目奖”。其中,《十五贯》凭借57年的代代相传,1528场的演出和不同时期观众的检验,于201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