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和文化活动

东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坊 第十二期:科技伦理研究的三种维度

发布者:李震发布时间:2012-05-24浏览次数:1440

 

 
主题:科技伦理研究的三种维度
 
主讲人:李  杨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伦理学(科技伦理)    
评论人:刁传秀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伦理学(科技伦理)
              陶迎春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科技哲学
主持人:李 超 博士研究生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 伦理学
 
研究内容摘要:
         科学革命以来,人类一直面临如何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在极大拓展了人类生存能力、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引发了诸多危机。对科技负面效应的反思成为学界热点,并在当代中国构成了科技伦理研究的主体内容。然而,这或许正是造成国内对“科技伦理”诸多分歧的主要原因。由于对科技伦理内涵的理解不同,学者们的讨论往往不在同一个论域之内。与国外研究对照,科技伦理一词如同科技一样具有明显中国特色,并未有对应的外文称谓。西方有科学伦理、科研伦理、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但少有科技伦理(科学技术伦理)之称谓。由此观之,对科技伦理的分析需要从“科技”和“伦理”概念入手,考察科技发展与伦理发展之关系,并借鉴西方讨论之问题域进行分析,厘清科技伦理的研究范围、形态和内涵。分析表明,科技伦理研究有以下三种维度:(一)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应用伦理学分支的科技伦理,二是作为新伦理形态的科技伦理;(二)两重向度:一是职业道德向度,研究科研主体和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二是社会发展向度,研究科技负面效应的伦理应对策略;(三)两条路径:一是在具体科技领域展开伦理问题探讨;二是在道德哲学层面展开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
 
时间:5月30日(星期三),18:30--21:00
地点: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高级学术活动中心(人文学院A栋五楼A505)
联系人:何志宁 副教授 博士 (人文学院 社会学系)
电 话:025--52090954
邮 箱:viktorhe2004@yahoo.com.cn
 
主办: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协办:东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哲科系,社会学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