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改革创新 奋发进取
东南大学召开战略研讨会 前瞻“十二五”发展之路
8月19日,东南大学召开暑期工作研讨会,学校党政领导,部分院士及各院系部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研讨会由胡凌云书记主持。
胡凌云书记指出,此次研讨会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回顾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学校未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易红校长做了“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学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回顾了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发展方略,以人事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改革的过程,东南大学近几年先后制定、修订和完善了东南大学突出成果奖励办法、校内特聘教授实施办法、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实施办法、高水平人才引进条例、以及新的教师考核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30多项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出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通过政策引导,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院系学科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其突出表现为:
在队伍建设方面,院士增至11名,长江学者达到28名,教师中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5.7%,引进海外博士152人,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明显提升。在学科及科研经费成果方面,有四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三位,其中生物医学学科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校科研经费达到8.07亿元,专利申请达533项,增40%,SCI论文数达884篇,增长近50%;东大牵头在研973项目达5项,其中重大专项一项;今年有三位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以特优成绩获得通过评审,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优异成绩通过初评;今年获得两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今年获得两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一等奖数并列全国第三,又一名教师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在校留学生人数超过600人。在社会服务方面,江苏省发布的2008年度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统计结果中,东南大学七项指标均获第一。
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师生对学校工作提出的主要意见和梳理出的突出问题,易红做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途径,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推动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他代表学校提出了12项当前需要进行改革的重点工作。
胡敏强副校长在研讨会上做了“加强战略谋划,高质量做好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报告,围绕为何做、做什么、怎样做这三个问题,就分析环境趋势、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制定保障措施这五方面工作了阐述,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高质量地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王保平副校长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查找问题及整改要求,作了关于“985工程”二期总结与三期规划建设的报告。他在研究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首次对我校十一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作了详尽的量化和对比分析,使得各个平台建设的成果、不足及其排名变得十分清晰直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985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思路。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党委发展规划部部长仲伟俊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尤肖虎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孙岳明教授、临床医学院院长刘乃丰教授等分别就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尺度及建设路径、树立赶超标杆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转变思维方式整合校内外资源、大力引进人才加快学科水平提升,以及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
胡凌云书记最后做了会议总结。